一般來說,當糞便在結(jié)腸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量吸收時,會變得干燥、堅硬、量少、呈栗子狀,造成每隔2~3天或更久排便1次,稱為便秘。但是,有些嬰兒習慣于每隔2~3天排便1次,大便又不硬,排便也無困難,則不能當便秘處理。
專家指出,有相當一部分呼吸道疾病是因為大便不通暢所致。腸胃有病會影響肺部功能,而便秘會使病毒長時間滯留在腸胃,使感冒病情出現(xiàn)反復和加重。
專家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便秘一方面會使病毒長時間滯留腸胃,使感冒容易反復發(fā)作并加重,另一方面還會引發(fā)腸套疊、腸梗阻等急腹癥。專家提醒父母,預防孩子反復感冒要注意為他們節(jié)制飲食。在實際生活中,父母不必擔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飽,其實孩子很容易因為吃得太多而形成食積便秘。同時,父母還應為孩子選擇適當和適量的飲食,避免“美食”副作用,使腸蠕動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同樣也可減少孩子患上感冒的機會。
那么,究竟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些因素會容易導致寶寶經(jīng)常性便秘呢?
1、飲食不足或喂養(yǎng)不當
人工喂養(yǎng)的嬰兒,其食物中蛋白質(zhì)含量過多,加上平時飲水少,或者突然改變飲食習慣,都會引起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