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前,張秀第一次當媽媽,是個女孩,一家人又高興又失落。高興的是初次為人父母,失落的是這個孩子不是男孩,不能延續(xù)香火,從那以后,張秀開始了漫長的求男孩之路。
她平均每兩年生一個孩子,連著生了十個都是女兒。這期間很多好友都來勸張秀夫婦,女兒是小棉襖,沒有兒子女兒也是一樣的,也很好。但張秀夫婦就是不聽,偏執(zhí)地想要個兒子。
一連生了十個女孩子,讓本就困難的家庭更加揭不開鍋。張秀有些動搖,想認命,不想生了,但老公卻堅持,即使窮死也要生個兒子。
四個月前,48歲的張秀終于如愿以償?shù)纳艘粋€兒子。這是張秀的第十一個孩子,對于張秀來說,過往的三十年,生孩子已經(jīng)變成了張秀的本能和紓解家庭矛盾的唯一方式?,F(xiàn)在她終于完成了任務,大功告成了。
像張秀夫婦這種情況,在閉仄的農(nóng)村十分常見,很多家庭都有五六個孩子,十幾個孩子也是習以為常的。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兒媳或女兒在里面屋子生孩子,媽媽在外屋生孩子的情況。
人們經(jīng)常為了要一個男孩子,不停地生孩子。有的家庭孩子太多養(yǎng)不起,就直接將新出生的女兒送人了。
不禁有人會問,生男孩子真的那么重要么?為什么很多人不惜付出超生和貧窮的代價,也要生一個男孩子呢?
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就是養(yǎng)兒防老,生兒子傳宗接代。中國人對傳宗接代的事情極為看重,一家總要有一個兒子來接戶口本,繼承家業(yè),振興門戶。
雖然男孩女孩都是隨父姓,但有些人認為男孩子能娶妻,生孫子還是隨父姓,這就完成傳宗接代,延續(xù)祖宗香火。女孩子卻只能外嫁,生的孩子也要隨夫姓,女兒和外孫都變成別人家的人了,只有男孩子才是自己家的。
女兒雖說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不論父母怎么疼愛,女孩子終究還是要有嫁人那一天的。女孩子嫁人后,自己和孩子就都要隨夫姓,女孩子父家這一支,在嫁人那一刻就斷了。而且女兒外嫁后,需要照顧夫家人的人,養(yǎng)老也是給婆婆公公養(yǎng)老,無暇顧及自己的父母。
所以很多思想落后的地區(qū),仍然十分看重男孩子的出生。才會有越來越多張秀夫婦這樣的家庭,即使生了很多女兒,還仍然要拼一個兒子。
現(xiàn)在社會逐漸進步和開放,人們逐漸放棄了生男孩子傳宗接代的想法,對于生男生女也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比起調(diào)皮搗蛋的男孩子,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想要個女孩。和男孩子相比,女孩天性就很溫柔和可愛,她們順從體貼,是父母最貼心的的寶貝,不費什么力氣,就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男孩子天生就有自己的個性和主見,不如女孩子聽話乖巧。女兒在長大后也不需要什么花銷,不用為其考慮買房子的事情。男孩子長大后,買房買車就是一大筆很大的開銷。
男孩子天性就比較調(diào)皮,想要讓小淘氣包變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總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花費更多的精力。男孩子也很愛闖禍,拆家、翻墻、亂涂亂畫……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小淘氣包做不到的。
養(yǎng)男孩子,總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就會給你個驚喜。男孩子長大后,結(jié)婚買房子的,成家立業(yè)的事情,就足夠讓父母焦頭爛額的了。
有的準父母因為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問題,有了很大的心理負擔。其實不管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頂好的。
不管生男孩還是女孩子,都是父母收到最好的禮物。生女孩就有了一個貼心小棉襖,生男孩就有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每一個孩子的到來,都會讓準爸準媽的人生步入另一個全新的階段。
他們的人生從自己一個人,到遇到相知相愛的另一半,又到有了自己愛情的結(jié)晶,初嘗做父母的滋味。所以不管是男孩還女孩,都是父母最心愛的寶貝。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應該因為性別而產(chǎn)生區(qū)別。
生男孩有生男孩的好處,生女孩有生女孩的好處。都是母親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寶貝,都是父母一輩子最好的禮物。性別上的偏見是一種陋習和糟粕,為了生個男孩子就傾家蕩產(chǎn)更是不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