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不僅寶媽辛苦,寶寶也在努力。尤其是孕晚期,寶寶越來越大,房子越來越小,此時寶寶盡量地蜷縮著身體,為自己節(jié)省空間,再往后,胎寶寶慢慢的轉變身體,保持頭部朝下的姿勢,一直到出生。
之前寫了一篇《
按正常理解,如果一個人倒立一會,就會有暈眩感,那寶寶連續(xù)幾周保持這種姿勢,不暈不難受嗎?
胎寶寶的小房子,就是一座小型的游泳池,
其實,在孕晚期胎兒頭朝下,也是一種本能,更是為了早日見到媽媽而努力的一種表現。
在孕晚期,胎寶寶會調整姿勢頭朝下進入骨盆,為見媽媽而做準備。媽媽的骨盆是漏斗狀,只有頭朝下,才能完成入盆的動作,而頭部入盆后,就不再浮動,更利于分娩。
如果腿部向下,與骨盆形狀不貼合,導致不能順利入盆,從而影響分娩,這也是其偉大之處。
胎寶寶的頭部是身體中直徑最寬的地方,只要頭部能順利的分娩出來,身體其他部位自然也就能分娩出來,而且頭部先出來后,能及時呼吸空氣,適應外界的環(huán)境。所以胎寶寶頭部向下,是為了順產更順利。
如果胎寶寶的腿部向下,腿部就會先出來,那可能會存在,一條腿出來,另外一條腿卡住的情況;而且頭部后出的話,在羊水破裂后,容易缺氧,造成難產,危及胎兒生命健康。
孕媽難產時,在以前沒有剖腹產的情況下,那準媽媽和胎兒容易有生命危險;有了剖腹產后,準媽媽會遭二重罪。
你可能不知道,胎寶寶為了早日見媽媽,有多努力。在分娩的過程中,胎寶寶在宮縮及巨大的夾力下,還要使勁用腳一蹬,借著慣性往出爬。
一般情況下,孕晚期,胎寶寶會自動調整抬頭向下,但有個別例外,如果遇到這種調皮的寶寶,有兩種方法可以讓寶寶調整位置,但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孕媽可以跪臥在床上,大小腿垂直成90角,上半身向前趴下,手臂使勁往前伸,屁股部位撅起。每天做2次,一次堅持10多分,
另外,
醫(yī)生幫忙改變,就是經驗豐富的醫(yī)生,
在孕期,如果胎寶寶難受不舒服,會給媽媽發(fā)出信號,孕媽細心觀察就行,一般只要孕媽適當運動,飲食均衡,胎寶寶一般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