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wǎng)
當前位置: 主頁 > 嬰兒期 > 嬰兒護理 >

幼兒正在用心探索世界,不要打擾他

出處:@搞笑小堂主日期:2024-07-13 10:39:22編輯:網(wǎng)絡收集

1.5-4歲的幼兒對細微事物非常感興趣,在這個敏感期里,幼兒經(jīng)常會注意到非常細微的事情,甚至到癡迷的程度,這時候千萬別打擾他,要讓他的心在未知世界里盡情探索……

因為這是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的最佳時期。

幼兒來到世間,他大腦里的知識儲備是零,他的儲備空間是巨大的,可以說是無限的,他對眼前的嶄新世界充滿著好奇,一旦相關條件具備,他就會開啟探索新世界的旅程,而且到癡狂狀態(tài)。

一歲半的幼兒經(jīng)過手臂發(fā)育的敏感期和走的敏感期,他的手、眼、腿的協(xié)調性越來越好,這就為他探索世界準備了條件。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拳頭、短短的腿,還有那雙充滿好奇的純凈的眼睛,還有敏銳的聽覺和無所不能的嘴巴,在1.5-4歲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內,它們就像一個原子核,蘊藏著巨大的探知世界的能量,它們的爆發(fā)有時候連父母都感到特別驚訝和費解。

有的幼兒對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感興趣,會習慣性地撿東西。比如:撿一個不起眼的線頭,一塊小小的三角石塊,一個有杈的小樹枝,一塊軟軟的布頭,一個紅色的碎紙片……其實,這是孩子在接觸生活。有動作就有思維,是幼兒帶著疑問感知世界。線頭不起眼,但對于幼兒是新鮮的事物,他要去摸一摸;一塊小石塊沒見過,是硬的還是軟的?和土塊一樣嗎?和饅頭一樣嗎?可不可以放到嘴里?樹杈的手感不是太好,粗糙的,和杯子不一樣……他的眼睛看到東西都是新鮮的、神奇的,他要用他目前所能支配的感官去了解、去嘗試。對小東西的格外注意是幼兒觀察能力的開端。

有的幼兒對自然界的小動物非常地喜歡,會癡迷觀察。比如:有的幼兒對墻根的小小的西瓜蟲非常感興趣,抓了一個又一個,看著它們爬,看著它們蜷縮在一起,一看就看大半天,樂在其中,還有的把蟲子裝在口袋里帶回家。有的幼兒對路邊的小螞蟻情有獨鐘,看螞蟻打架,看螞蟻搬家,看螞蟻找食物,還用手捏起螞蟻放到手里、嘴里。還有的幼兒就喜歡用手掏地上的小洞洞,不怕臟,不怕累,不怕里面有小蟲子……他就是好奇眼前的東西是什么,能玩嗎?能吃嗎?在觀察中尋找奧秘,在奧秘中尋找快樂,這就是幼兒的快樂。

還有的幼兒會捕捉大人的神情,還能為他所用。幼兒會通過生活中的細節(jié),注意到父母和爺爺奶奶平時交流的語言和神情,能明白父母要聽爺爺奶奶的話,幼兒就會做出一些讓爺爺奶奶牽制父母的事情。比如:爸爸對幼兒說自己走路,不能讓奶奶背。爸爸不在跟前時,幼兒讓奶奶背;遠遠地看到爸爸來了,會急忙從奶奶的背上掙脫下來。這狡猾的小腦袋里是怎么知道的這種關系,又是從什么時候有了這種對策呢?所以,幼兒的世界里住著一個神奇的天使,幼兒的世界大人不懂。

因而,父母在幼兒對細微事物感興趣敏感期內要做的是:在安全系數(shù)內,不打擾,不阻止,不打罵,多欣賞,還要和幼兒一樣有耐心。不要認為幼兒的行為是無意義的,是白白浪費時間,又臟又不安全。當然,涉及到有違品德方面的行為時,要及時引導。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觀察并不僅僅是觀察,它和思維密不可分。敏銳的感官和細致的觀察能力是一個人判斷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越是觀察細小的事物,越是能鍛煉一個人的耐心、專心和細心,父母要理解幼兒的行為,給予幼兒足夠的發(fā)展空間,去錘煉觀察能力,提升觀察能力,讓幼兒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打好幼兒智力發(fā)展的基礎。

    相關閱讀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jù)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