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議論歸議論,要是哪位家長真讓孩子去把畫畫、鋼琴、圍棋都試一遍,這也不是很現實,畢竟,兒童智力發(fā)展的黃金期就這幾年,只能選擇一個看起來比較有把握而且大家都看好的來學習。我想請教老師的是,像檢查身體有什么皮下脂肪厚度、身高、體重這些數據能夠對照參考,在鋼琴學習方面有沒有什么比較權威的參考標準,能夠給孩子先做下測試,有個評分,也讓我們這些家長能夠心里更有底些?
孩子身體是否健康,有很多技術上的指標可供參考,但孩子在音樂上是否有天賦,這很難用數字來衡量。許多家長為此苦惱,他們覺得孩子應該學鋼琴,但又怕孩子完全不是這塊料,白耽擱工夫,特別是那些家里沒有人從事音樂專業(yè)的家庭,這種顧慮就更為常見。有沒有些簡單的辦法,幫助家長判斷孩子的音樂才能?
我的答案是:有,但不絕對。
大體上從手、耳、記憶力這幾方面來判斷。
先說手,彈琴用的無非是我們的一雙手。四五歲的小孩子,雖然手還沒有發(fā)育完全,但手形已經基本能看出來。家長要看的是手指是硬還是軟,特別是關節(jié)部分,這決定著孩子彈琴的力量夠不夠,太硬不行,太軟更不好。最理想的是,小手的骨頭要有點硬硬的,但又不僵硬,不軟綿綿的。還有,各個手指之間離得夠不夠遠。手張得越開以后彈琴越輕松。這項經常被形容為手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