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一詞對于很多父母來說并不陌生,但許多父母仍然在用溺愛的方式對待孩子,或許是因為他們對于溺愛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很認識,又或者是不明白長久的溺愛到底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危害。但是溺愛這種教育方式是絕對不值得支持的,其實,生活中孩子的很多表現,都是溺愛所造成的,只是做家長的還沒有發(fā)現罷了。溺愛育兒不可取,這樣做才是真正的愛孩子,你還傻傻不知道嗎?
1.習慣性地肆無忌憚,無理取鬧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任何一個孩子都應該形成的基本素養(yǎng),但是現實生活中沒有這些基本素養(yǎng)的孩子卻不占少數,有的孩子甚至是表現出特別糟糕的行為。熊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肆無忌憚的刮壞別人的車子,可以不講道理的動手打別人家的孩子,但父母卻只會一味的維護自家的孩子。孩子之所以能夠習慣性地做出這些事情,和父母平時的溺愛以及不懲罰是分不開的。
2.從來不替他人考慮
一個人之所以會有疼愛他人的心理,就是因為他能站在別人的地位上去考慮事情,但被寵壞了的孩子卻從來不會為他人考慮。平時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父母順著他們,做錯了事情也不會得到懲罰與批評,他們也無需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考慮別人的心情與感受,久而久之只會讓孩子形成冷漠又霸道的性格。
對于這些被溺愛慣了的孩子,如果不及時對他們進行改正,他們以后走的道路一定會更加艱難。那父母平時到底該怎么做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呢?
1.給孩子訂立基本的規(guī)矩
無規(guī)矩便不成方圓,這個基本的道理,所有的父母都應該懂得。孩子從小開始就應該到讓他明白基本的規(guī)則意識,讓孩子懂得哪些事情是可以做,而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一旦孩子觸犯了基本的規(guī)則和底線,那便需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并為自己所做的事情付出代價。也只有如此,才能讓孩子在心中筑起一把秤,時時刻刻衡量自己的行為對錯與否。
2.讓孩子適當的吃一些苦
現在很多家庭的生活條件是非常好的,也正是如此孩子才從來都沒有吃過一點苦頭。沒有吃過苦頭的孩子就不會懂得去體諒他人的付出和辛苦,就更加不會站在父母長輩以及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行為。適時地讓孩子吃一點苦,體驗一下生活的艱難,對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溺愛對于孩子們來說不是愛,其實是害,真的愛孩子的話,請教他們懂事一些。至少一些基本的底線,是一定不能跨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