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月懷胎,終于到了分娩的時候,準媽媽的心情既高興又緊張。在分娩中,準媽媽一邊忍受痛苦,一邊還得集中精力促進胎兒的分娩。其實為了更早的來到世界胎兒也在努力,只是很多的人不知道而已。
在模擬的分娩視頻中,胎兒是從準媽媽身體內窄小的產道中通過而來,這讓很多人震驚,紛紛表示不可思議。
事實上,在分娩的整個過程中,準媽媽類似于助手的角色,一方面在激素的作用下打開自己的宮頸,一方面收縮子宮從而對胎兒產生推動作用,而胎兒本身則像是掌握著方向盤的司機,隨時準備開啟生育的過程并及時進行調整。
那么,胎兒分娩的過程主要分為哪幾個階段呢?
1、準備階段
準媽媽的整個孕期都屬于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胎兒能夠獲得出生后適應環(huán)境急劇變化的能力。
首先,浸泡胎兒的羊水溫度一般為40度左右,胎兒出生后的室溫可能在25-30度之間,胎兒需要迅速的積累脂肪,才能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其次,在出生前沒有空氣,胎兒需要加快肺部的發(fā)育,在羊水中以吞咽口水這樣的方式強化呼吸功能,為出生后打開肺泡呼吸空氣做好準備。
最后,在胎兒肺部功能發(fā)育完成后,就會通過激素的釋放來告訴準媽媽已經做好準備。這個時候,準媽媽的宮頸由于催產素的分泌變得成熟,也提示子宮可以進入正式生產。
2、預備階段
孕后期32-38周,隨著準媽媽體內雌激素增多,收縮的子宮把胎兒向骨盆方向推動,頭部完全進入骨盆區(qū)域。
這時胎兒的位置變得相對固定,與之前相比胎動的次數(shù)會相應減少,準媽媽不用擔心。
胎兒的面部一般會轉向一側,下巴收縮,后腦勺最先進入骨盆,這種姿勢對分娩最為有利。
3、第一產程
如果胎位是正常的胎兒,應該是頭部最先分娩出來。這時胎兒緊抱雙手,雙腿屈放于胸前,這種姿勢利于胎兒借力前沖。在子宮口開啟到7-9厘米時,為了順應骨盆、Y道的形狀,胎兒身體開始旋轉,把面部改為朝向準媽媽的背部。
4、第二產程
在子宮口被完全打開之后進入第二產程,在子宮不斷的收縮下,幫助胎兒慢慢的擠出產道。
這個過程需要胎兒不斷調整姿勢,才能適應產道的結構,會有前伸、仰起和轉向等動作,變成面部向上的姿勢,最后以這樣的姿勢脫離產道。
如果胎兒身體的最寬部分也即是頭、肩兩個部位完全分娩后,其他部位的分娩會非常迅速。
5、第三產程
當胎兒完全離開母體,就表示已經進入第三產程,這個階段需要排出胎盤。但對于新生兒來說,隨著與“生命線”——臍帶的分離,自己和過去的生活永遠告別。
在孕期,臍帶作為營養(yǎng)物質、氧氣的運輸線給胎兒提供營養(yǎng),并及時帶走胎兒產生的廢物,這是母體和胎兒連接的重要器官,分娩完成以后應該將臍帶剪斷。
因此,有人擔心,這個舉動會不會讓胎兒感到疼痛?其實,此時新生兒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沒有疼痛的感覺,而且臍帶上不存在痛覺神經,只有收縮神經因而不會有疼痛感。由于臍帶連接著胎盤,而胎盤已經離開了母體,在剪臍帶時準媽媽不會有疼痛的感覺。不過,需要小心護理臍帶部位,否則容易發(fā)生感染。
至此新生兒順利的來到這個世界,這是一次冒險的經歷。經過產道的擠壓,胎兒的氣管、肺部排出了殘留的羊水和黏液,能夠避免由于嗆咳而造成肺炎的現(xiàn)象。同時,在分娩中,由于受到有規(guī)律的壓縮,使胎兒的肺泡能夠變得更有彈性,從而讓呼吸功能得到提高。自然分娩對產后的寶媽身體恢復極為有利,也能盡快的和新生兒相見。
由此可見在分娩的整個過程中,不僅有準媽媽的努力,還有胎兒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并不是準媽媽一個人在“孤軍作戰(zhàn)”,胎兒早就已經與準媽媽合二為一,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并肩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