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遺傳的表象
波蘭科學家居里夫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1903年10月,她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因為在輻射現(xiàn)象方面的研究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在她的長女伊雷娜11歲的時候,居里夫人再次獲得諾貝爾獎,這一次是化學獎。
1935年,伊雷娜獲得了與母親同樣的殊榮,也是因為在放射性元素研究上的杰出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伊雷娜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她是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女兒,她的家庭有4枚諾貝爾獎章。僅僅是激勵和堅持促成了伊雷娜的成就嗎?
好像不只是這些。她的父母是光芒璀璨的人物,具有很高的智商,她的外祖父是物理學教授,高智商是否在她身上有一定的遺傳?“沒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某些特征是可以遺傳的。可以說一個人出生時的基因遺傳自父母,但這并不能決定他最終的智力。”馬斯德烏說。
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存在著一種基礎機構,但并非固定的結構,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后天成形的。馬斯德烏說:“我們可以將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手做比較。如果一個人的雙手用來打鐵,那么必定是手指粗壯卻不靈活,相反,如果雙手被用來彈鋼琴,那手指必定修長而靈活。”因此,教育子女的方式比基因遺傳更加重要。
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份研究顯示,基因與智力的聯(lián)系是20%。這項研究利用神經(jīng)圖像技術(該技術分析神經(jīng)元活動在特定思想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對雙胞胎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智力高低與父母DNA的聯(lián)系率為20%,其余的智力發(fā)展是變化的,根據(jù)個人的生活改變和定型。特別的激勵可以使神經(jīng)結構改變和發(fā)展。
有7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子女同樣獲得了諾貝爾獎。所有這些人的生活都對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贫鞑駨?2歲開始就生活在父親的影子和激勵作用下。伊雷娜·約里奧-居里18歲開始給母親當助手。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奧格·玻爾,是同樣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尼爾斯·玻爾的兒子,從小在物理天才沃爾夫岡·泡利、維爾納·海森堡等人的影響下長大。
也許最能說明在培育天才方面外部激勵比基因遺傳更重要的例子是J.J。湯姆森,他在190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這并非是湯姆森最大的功績。不僅他的兒子喬治·佩吉特·湯姆森在1937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與他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7名學生也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是一個后人無法超越的成就:同一位導師培養(yǎng)了8名諾貝爾獎得主。
后天培養(yǎng)更重要
馬斯德烏認為,“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和激勵對于從父母身上遺傳的智力基礎向更高還是更低程度發(fā)展至關重要。”在上面提到的7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子女中,有5名是在與父母相同的領域中獲獎,這是對上述結論的印證。
伊雷娜·居里和她的父母一樣,從事放射性物質領域的研究。喬治·佩吉特·湯姆森發(fā)現(xiàn)了電子的屬性(其父被稱為電子之父);卡伊·西格班在X射線光譜學研究上有杰出貢獻(其父也是X射線研究者之一);羅杰·科恩伯格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研究基因謎團的;勞倫斯·布拉格在25歲時與其父親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得者。
結論是,智力并不遺傳,不過某些神經(jīng)結構的確具有遺傳性,但它們對智力發(fā)展的影響只有15%至20%,其余是父母激勵教育和子女生長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因此一個沒有天賦的農民的兒子,其前途并非生來注定。他的努力和堅持將決定他最終的生活。
除非患有嚴重的腦部疾病,任何人在智力上都不會受遺傳的限制。”丁伯根兄弟的成就驗證了這一結論,他們是唯一獲得諾貝爾獎的兄弟,揚·丁伯根獲得了1969年的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尼古拉斯·丁伯根1973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他們的父母并不才華橫溢,但非常注重對他們的教育。
因此在科恩伯格得知父親獲獎的消息并親眼目睹了他的幸福之時,他的前途由此確定。也許他無意獲得200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只是想體驗與他父親同樣的幸福。
與此同時,文中提到的所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子女都進入了比他們父輩級別更高的學術機構工作??傊?,天下所有的好父母都可能培養(yǎng)出獲得諾貝爾獎的孩子,只要他們真正有這個意愿和愛心。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wǎng)(http://15thirdstreetblackrock.com/ )小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