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對于女人來說,是個最特殊的10個月。由于妊娠期間孕媽媽抵抗力較低,因此很容易被各種病毒所感染。尤其是感冒發(fā)燒,幾乎伴隨過所有的孕期媽媽。
感冒雖不是什么大病,但也需要用藥治療。一些孕媽媽知道此時用藥有風險,因為不僅要考慮孕婦自己本身的反應,更重要的是要顧及胎兒是否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甚至有些孕婦為了安全起見,生病了也要死扛著,打死不肯吃藥。孕婦生病了也不吃藥就能保護好胎兒嗎?孕婦用藥究竟會給胎寶寶帶來哪些風險呢?本期由婦產(chǎn)科醫(yī)生來為我們解答:
孕期用藥有哪些風險?
孕早期用藥可造成胎兒畸形
孕初期是藥物致畸的敏感期,因為此時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時期,極易受藥物等外界因素影響而導致胎兒畸形,此時期如果可以不用藥就盡量不用,包括一些保健品、滋補藥等也盡量少吃。如必須用藥,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
孕中晚期用藥可致寶寶器官功能障礙
孕中、晚期用藥,雖很少引起胎兒器官畸形,但也可能致胎兒生后的器官功能障礙,如新生兒溶血或低血糖等。孕婦分娩前2星期內(nèi)用藥也應慎重,因為有的藥物會影響新生兒造血功能或引起嚴重黃疸與溶血性貧血。
藥物影響與孕周和藥物用量相關
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主要與孕周和藥物的用量有關,目前明確會導致胎兒畸形的藥物有部分抗生素、激素、解熱鎮(zhèn)痛藥、鎮(zhèn)靜安眠藥等。除這些外,大部分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這個安全是指在常規(guī)的用量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