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限制孩子探索
不管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都是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和孫子的,總是怕摔著、撞著。當孩子開始走路之后,肯定都是到處跑的。但是老人怕一不注意沒有看到孩子就跑了所以就想著干脆還是抱著吧。但是這會造成什么后果呢,這樣的孩子,會形成一種不敢冒險的意識,就會始終是想呆在家人身邊,形成膽小的性格。
7、老人聽力衰退
爺爺奶奶上了年紀,可能有的就會聽力下降,對孩子說話聲音大,或者是看電話的時候也會聲音開的很大,長時間這樣的話會造成孩子的聽力受損。
8、毫無限制給孩子吃零食
孩子都是喜歡吃零食的,但是對孩子吃零食是需要限制的。但是當孩子哭鬧的時候,老人就會給孩子吃零食,還有些是會危害到孩子的健康的。
9、“替代”孩子做事情
媽媽問:寶貝,你今天去哪里玩了呀。然后奶奶就說我們今天去小公園了。媽媽沒吭聲,又問:你今天見到哪個小朋友了啊?奶奶說:我們見到誰誰。另外一個例子,孩子吃飯前喜歡幫媽媽端飯,家里老人就很擔心飯碗會摔掉,一般都是孩子還沒端起來,就被老人接過去了。這些行為,其實是減少了孩子自己學習的機會,對孩子語言發(fā)育和動作協(xié)調封能力的發(fā)展都是有影響的。
10、幫孩子穿衣
有些孩子到了三四歲的時候,還不知道怎么系鞋帶,不能穿衣服。因為這種事情一般都是老人為孩子穿,或者說孩子穿得不對,出去會讓人笑大人沒盡責。但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應該是要學著去做一些事情,會犯錯的,但是正是需要這些錯誤來學習,來改正。這樣會限制孩子的動手能力。
11、老人缺乏活力
現(xiàn)在大城市中,很多家庭中的老人年歲都比較高。因為大城市中的年輕人,結婚和生孩子的時間本就愈來愈推遲,上班后陪伴孩子也少。這些缺乏活力的老人帶孩子,他們跟孩子身體上的接觸偏少,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母嬰肌膚的接觸,是嬰兒建立安全感的基礎。這類孩子長大后不會主動跟別人交流,也不知道怎么跟人溝通,他們往往會內向,甚至抑郁。
12、孩子摔倒追究桌子的責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趕緊將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來,“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寶寶,打它……”這是育兒還是害兒呢?這樣的教導,讓孩子是非不分,長大后,往往將自己的失誤和過錯推到客觀環(huán)境或者別人身上,這樣的孩子,不善于自我總結和糾正,也終究會變得自欺欺人。
13、欺騙孩子
有些老人在孩子不想吃飯的時候或者不睡覺的時候或者是調皮的時候,就會給孩子許下承諾,讓他把這個事情做了就帶他去買什么東西,或者是去哪里玩。但是當孩子真的把事情做了,老人就會說下次吧或者以后再說,這樣會讓孩子懷疑人生的,在以后也會養(yǎng)成騙人的習慣。
以上這就是關于13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的講解了,希望父母能夠對自己的孩子負責,我身邊有些父母因為常年不在家,有些孩子被老人慣的脾氣很怪,或者是和父母的感情不深,甚至是沒有感情,還有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導致孩子只是匆匆來世上一遭,這些案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很多,希望引起父母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