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出,核心觀點是:
在原生家庭的問題上,難的不是放過別人,而是放過自己。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
心理學家李松蔚老師在他的作品《
面對家庭關系的泥潭,心理學家李松蔚給出答案:關于相處,每個人80%的常識可能都是錯的。
你有你的期待,而別人有別人的行事邏輯。家庭中發(fā)生矛盾時,與其不接受事實,在糾結郁悶中自我消耗,不如換種思路,改變自己才是更行之有效的選擇。
不幸的原生家庭是原罪般的宿命嗎?
醫(yī)學博士喬丹·斯莫勒通過研究尋找
我們今天習慣于用荷爾蒙來解釋激情,用多巴胺來解釋心情,愛與信任、美貌與吸引、恐懼與記憶,這些被認為“高級”的人類行為背后,都有其生物學基礎,我們甚至會通過遺傳獲得與生俱來的性格。
例如,“糖皮質激素受體”是新生兒大腦中一個最重要的基因,和應對壓力的能力相關。如果媽媽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個禮拜多親吻他、撫摸他,這種行為會刺激孩子體內(nèi)的一種負責解鎖糖皮質激素受體的酶,這樣,孩子體內(nèi)的這種物質水平就會比較高,將來他應對壓力的能力也會相對比較強。從心智健康的角度來講,這就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為什么我們渴望平靜的生活,卻還是忍不住去爭奪?
作為一名知名生物學家,羅賓·貝克站在演化生物學的角度探索家庭沖突的根源。他在《基因戰(zhàn)爭》中提出——
“在親子關系和家庭生活里,內(nèi)在沖突是一種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且重要的特征,少了沖突,大多數(shù)人將無法從此經(jīng)驗中得到更多利益”。
大多數(shù)人都曾經(jīng)歷親子關系的兩面:先是為人子女,然后在二三十年后為人父母。
然而為人子女與為人父母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在最和諧的家庭中,日常生活的壓力與緊張氛圍還是會時常出現(xiàn)。分娩之苦、手足之爭、父母偏心、單親撫養(yǎng)以及青春期叛逆等等,雖然我們的意識里都渴望平靜的生活,但我們內(nèi)心的驅動力卻無法平靜地處于爭奪之中。
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是,家庭矛盾不能全怪你,是基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