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wǎng)
當前位置: 主頁 > 教育 > 心理性格 >

家長一定做好這些事,否則自閉癥干預很難見效!

出處:@杜佳楣講孤獨癥日期:2024-08-20 03:03:55編輯:網(wǎng)絡收集

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同其他兒童教育一樣,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學校、社會教育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它需要家庭教育給予延續(xù)和鞏固。

而對新手家長來說,一般都會走很多彎路,比如擇校不明確、家庭支持不夠、家長參與時間少、家長對孤獨癥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了解少、對孤獨癥的誤解等等,導致耽誤或影響了孩子的康復進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名合格的孤獨癥兒童家長應該做到哪些方面,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達到康復效果。

家長要掌握兒童發(fā)育常識

孤獨癥的早期診斷是相當困難的,而作為孩子的父母,早期發(fā)現(xiàn)應該并不困難。

只要具備一般兒童發(fā)育常識,多了解正常孩子的生長發(fā)育特點,記住孩子生長發(fā)育的每個關鍵期,當孩子出生后,關注孩子的每一次細微變化。

這里的每一次細微變化,不單指語言,還包括目光對視、態(tài)度、情緒、依戀、行為等,家長要保持高度警覺性,用簡易家庭自測量表,如:克氏自閉癥行為量表,法國孤獨癥兒童量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初步的篩選和診斷。

再尋求專家給予診斷和評估并列表進行記錄,并與正常孩子的成長進度表進行對比,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是不困難的。

如若發(fā)現(xiàn)孩子在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異常點,如語言能力弱,且不能用一般的公共衛(wèi)生知識或醫(yī)學常識解釋,正如美國一位精神醫(yī)生說的:“如果您的孩子在說話方面的能力比別的孩子弱,首先要懷疑他是否可能患有孤獨癥。”

家長要積極行動

為孤獨癥孩子找一個專家進行專業(yè)評估,確認孩子的障礙程度并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

障礙程度包括:障礙發(fā)生的時間,障礙發(fā)生的時間越早,其后果就越嚴重,預后就越不樂觀;

障礙的原因:孤獨癥的致病因素是多種多樣的,而某些因素引起的孤獨癥,如能及早發(fā)現(xiàn)和治療,預后是相當可觀的;

幼兒期的智能及語言能力:5-6歲具備一定語言能力和智力活動能力的兒童有較好的發(fā)展基礎。

而不會說話或說話遲的有些孩子,卻能學會書寫和使用手勢語,也可有更好的發(fā)展趨勢。

依專家的評估,對孩子產(chǎn)生適當?shù)钠谕?,明確孩子現(xiàn)階段適合哪種訓練,并有針對性地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機構進行訓練,而不是盲目跟從。

正確選擇機構和老師

對孤獨癥兒童而言,選擇一個好的訓練機構很重要,但選擇一個好老師更重要。

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孩子和老師在一起的時間很長,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所以為您的孩子選擇一個好老師顯得尤為重要。

一般將老師分為聽語型和視動型,聽語型老師能說會道,善言詞;視動型老師較有耐心。

家長可根據(jù)孩子的需求選擇適合的老師。

家長要對康復有正確的期待

一般認為,7歲以下落后正常兒童2年以下的孤獨癥兒童有希望上學;而7歲以上,落后正常兒童2—3年,則沒有希望上學。

對于沒有希望上學的孩子,側重培養(yǎng)孩子建立更高的生活自理能力,從事簡單的生活技能,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還有對性問題的處理。

而對于有希望上學的孩子,首先要確定他能坐得住,眼睛的專注力能持續(xù)一段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寫字能力,語言能力及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而寫字不只是體現(xiàn)在會寫,會認上面,還要會應用。

語言方面則包括語言的表達和語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將語言轉換成文字表達的能力。

不論是有希望上學的,還是對于沒有希望上學的的孩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都是他們?nèi)谌肷鐣南葲Q條件!

家長要持有正確的心態(tài)和態(tài)度

確診后,家長要做的是接受事實,爭取時間,開始訓練。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行動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能促進他進步的環(huán)境。與其痛苦無奈,不如積極面對。

對孤獨癥的治療,我們堅持的是早發(fā)現(xiàn)早訓練的原則。孤獨癥兒童的訓練開始得愈早效果越好,且最佳訓練期是3-6歲。

因此,在確診為孤獨癥或懷疑有孤獨癥傾向時,就要為孩子提供干預性的訓練。

同時,面對孩子是孤獨癥這一事實,家長更應具備愛心、細心、警覺心、責任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愛孩子。

家長應有意識對孩子進行行為規(guī)范

● 注重培養(yǎng)正確的行為

● 注重對正確行為的獎勵

● 忽略不正確的行為的原則

在對孩子進行訓練時,應堅持持之以恒,堅持情景性,將訓練貫穿于生活之中。

積極的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而不是告訴他們不該怎么做,不要因為心存內(nèi)疚,就一味覺寵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 理解機構和老師

如小孩子調(diào)皮是正常的,偶爾摔傷、擦破皮是可以理解的。而有些家長卻因為孩子的一點點皮外傷就與老師大動干戈,怒目相對。我們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但是這樣做,對孩子本身來說并沒有什么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失去一個體驗生活的機會。

家長與老師,為孩子的事情鬧得不開心,其實受損的是孩子。因為這些孩子的特殊性,除了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老師在一起。而老師的一言一行、喜怒哀樂都和學生有著密切的關系。

家長要掌握孤獨癥方面專業(yè)知識

由于,目前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醫(yī)療水平和教育理論(訓練)水平的局限,以及孤獨癥的康復訓練還沒有形成健全的體系,各種訓練手段和知識理論也百家爭鳴。

為了尋找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訓練方法,家長更應該具備專業(yè)的理論知識,了解孤獨癥的一般特點和自己孩子的特點。

掌握孤獨癥訓練的操作技巧和理論知識。定期為孩子做康復評估,時刻參與孩子的成長,為了孩子的未來,再學一門專業(yè)。

加強家校合作

在干預訓練的過程中,家長要隨時和學校老師溝通,及時反饋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根據(jù)孩子的變化及時進行評估,并靈活調(diào)整適合孩子現(xiàn)階段的“個別化”訓練計劃,從而收獲理想的康復效果。

    相關閱讀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jù)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