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wǎng)
當前位置: 主頁 > 學齡前 > 護理保健 >

孩子不愛洗手,媽媽無可奈何,學會這幾招讓孩子愛上洗手!

出處:網(wǎng)絡收集日期:2024-09-01 23:51:42編輯:胖虎愛撩妹
1個月前,3歲的奇奇每次從外面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爸爸的帶領下一起去洗手,乖乖的非常配合,還每次都說“我長大了,長高了,不用爸爸幫忙了”。爸爸媽媽都感到無比欣慰。
 
可是最近一個星期,奇奇好像變了一個人,每次都不愿意洗手,特別現(xiàn)在是疫情反撲的特殊時期,洗手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可是現(xiàn)在,反而因為不洗手的事情,媽媽都要對齊齊催促無數(shù)遍:
 
“齊齊,外面細菌多,你剛剛在電梯又到處亂摸了的,我們一起去洗手吧?”
 
“我不要洗!”齊齊很堅決地答道。
 
“那媽媽用消毒濕巾給你擦一下手。”媽媽沒辦法換一種方式。
 
“就不擦!”奇奇依然很倔。
 
“你看你的手這么臟,吃到肚子里會痛的,來,我們快去洗一下!”媽媽仍然堅持。
 
“不臟,不洗!”奇奇更大聲地抗議著。
 
 
 
媽媽的耐心已經(jīng)快被耗光了,知道再耗下去也說不動兒子。于是,強行把奇奇拽到了洗手間,摁住他洗了手,奇奇一邊洗一邊尖叫反抗,但奇奇的力量終究敵不過媽媽。手是洗完了,兒子卻哭鬧不止,甚至開始仍玩具砸東西。
 
《捕捉兒童敏感期》里說到:三四歲的孩子在很多方面表現(xiàn)為與父母作對,并不是真的作對,而是他進入了執(zhí)拗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孩子通常是難以變通的,有時候甚至達到承認難以理解的地步。
 
所以,在執(zhí)拗敏感期,孩子不愿意洗手也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xiàn),并不是孩子無理取鬧。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用“為什么洗手”的大道理去說服他洗手,或用獎勵刺激他洗手,或強行給他洗手的做法都是不科學的。
 
這樣做的后果,會讓孩子覺得洗手是大人的事情,對洗手更加厭惡和排斥,嚴重的就會影響親子關系的和諧。
 
兒童教育專家說:解決孩子的執(zhí)拗問題,一不強迫,二要理解,三要變通。那么,針對孩子不愛洗手這件事,父母應該用智慧去引導孩子。
 
 
01 不要與孩子較勁,強行讓他洗手
 
從上文齊齊的故事里我們不難看出,處于執(zhí)拗敏感期的孩子,你就是跟他磨破嘴皮子講無數(shù)道理,恩威并施都沒有用,強行給他洗手,他只會一次又一次地反抗和排斥,變得更加“固執(zhí)”,甚至是不可理喻。
 
而且在被強迫之后,出現(xiàn)了更激烈的副作用——扔玩具、砸東西,這就是在和父母“抗爭”;
 
他認為自己的秩序感被打破,有挫敗感,可是力量弱小不敢直接和父母起沖突,就通過砸東西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父母也會感覺無奈又氣氛,可謂兩敗俱傷。
 
由此可見,強迫孩子洗手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傷害,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02 給予孩子充分理解,學會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般來說,孩子的執(zhí)拗行為是沒有辦法徹底去除的,只能盡量去避免對抗,緩解問題。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先順從他的要求,減輕孩子的挫敗和不安。
 
那理解順從的意思就是要放任孩子不洗手嗎?當然不是,而是需要父母改變強硬手段,轉(zhuǎn)變教育方式。
 
記得看過一則新聞,一家幼兒園為了讓孩子們勤洗手,每次洗手前,都會在孩子的手背上蓋一個安全可水洗的印章,印章的圖案是細菌的卡通形象;
 
老師跟孩子們說:“大家的手會有很多看不見的細菌,這個卡通印章是唯一一個能看見的,我們一起去打敗他,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洗掉吧?”這時,孩子們都歡天喜地的排隊洗手,洗干凈后都會成就感十足說“我打敗細菌啦”。
 
如果我們父母也能像這個幼兒園的做法一樣,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從孩子的角度,用游戲的方式來代替直接強迫的方式,讓孩子把洗手當成一件讓他獲得成功的事情,不用央求,不用道理,把洗手這件事情變得簡單輕松。
 
 
 
03 掌握孩子的執(zhí)拗心理,變通一下
 
當然,每一個小孩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有的小孩可能也并不吃父母迂回委婉這一套,就是軟硬不吃,堅決不配合、不洗手。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苦難多”,就看父母愿不愿意去想辦法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秉性,掌握他的執(zhí)拗心理,學會靈活變通,想想小妙招。
 
我是這樣做的,希望能給更多父母提供建議。
 
又一次,對3歲的兒子好說歹說硬是不愿意洗了手再吃飯,急中生智下故意用很神秘的語氣對兒子說:“媽媽就知道你不會洗手呢,所以給你買了特別可愛的,你喜歡的恐龍筷子。所以啊,你不洗手也沒關系,用筷子吃就好啦,這樣手上的小蟲蟲就不會吃到肚子里去了。”
 
兒子很開心地拿起筷子就吃起來,吃火腿腸沒問題,可是到吃他喜歡的牛肉丸時怎么也夾不起來,他就會主動跟我說:“媽媽,我要去洗手,用手拿著吃。”
 
從以上辦法可以看出,媽媽首先順從了兒子的意思——不洗手,并給他一種可以不洗手同樣可以吃飯的解決方案——筷子,而且是兒子喜歡的恐龍造型,他就不會對媽媽有抵觸情緒,甚至還很開心,情緒穩(wěn)定,也就不會過于執(zhí)拗。
 
而當他發(fā)現(xiàn)筷子不能吃到喜歡的食物時,自己主動尋求解決辦法,主動要求洗手。
 
結語
 
很多父母可能難以理解孩子的執(zhí)拗敏感期,當成人不能保證兒童能順利度過這段時期時,兒童心理必定受挫,所以,父母對對孩子不洗手的行為多一份理解,才能更好解決這個問題。
 
理解了,再加上耐心和有智慧技巧的變通,小小洗手這件事,難不倒各位聰明睿智的爸爸媽媽們。

    相關閱讀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萬字輩男孩名字好聽 萬字名字大全男孩名字

    • 余起名字男孩名字大全 余字取名字男孩

    • 男孩好的名字大全 剛出生男孩名字大全

    • 圣經(jīng)取名男孩名字 圣經(jīng)箴言取名男孩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