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美國有批學者想要測試他們開發(fā)的一項學齡前兒童培訓項目,于是在密歇根伊斯蘭提找了123位低收入家庭、高風險學齡前兒童,開啟了他們的實驗。
實驗過程中,這些孩子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接受該項目培訓的實驗組,另一組是沒有接受相關培訓的對照組。
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后,研究者對這些孩子進行了為期4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fā)現:
實驗組的孩子無論是在早期進行的智商和語言測試,還是在后來進行的標準化成績測試和讀寫能力測試中,都較對照組更勝一籌。
他們獲得高中文憑,進入大學深造的比例也更高(女生的高中畢業(yè)率達到了84%,而對照組女生只有32%)。
此外,對照組的孩子患心理問題的概率比實驗組高4倍(36%比8%),留級的概率也是后者的兩倍(41%比21%)。
孩子們長大后,實驗組的犯罪率更低,工作更穩(wěn)定,賺的錢更多,也更會理財。
由此可見,在孩子出生后的頭五年,父母所做的一切,將會對孩子未來的人生,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美國著名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在其著作《讓孩子的大腦自由》一書中寫道:“雖然,每個孩子的稟賦有所差異,但父母能夠幫助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力潛能。”
那么,作為父母,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培養(yǎng)出聰明的寶寶呢?約翰•梅迪納給出了四點建議:
●母乳喂養(yǎng)
在美國,與吃奶粉的孩子相比,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8分,而且在斷奶10年之后,這一差別依然存在;同時,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更好,尤其表現在閱讀和寫作方面。
為什么會這樣呢?,
約翰•梅迪納及其團隊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這是因為母乳中含有一些對大腦發(fā)育非常重要的物質。
比如牛磺酸,是一種對神經發(fā)育至關重要的氨基酸;再比如Ω-3脂肪酸,對孩子認知發(fā)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兩種物質,只存在母乳中,且嬰兒自身不能合成。
關于母乳喂養(yǎng)的時間,美國兒科醫(yī)學給出了以下建議:
在嬰兒出生后的頭6個月里都要進行母乳喂養(yǎng),當孩子進食固體食物之后,母親還是要堅持母乳喂養(yǎng),直到孩子1歲時斷奶。
●與孩子對話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3000萬詞匯鴻溝理論”這一著名概念。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堪薩斯大學的兩位教授成立了一個研究團隊,并招募了42個不同階層的家庭。
從孩子7~9個月開始追蹤,每個月研究者都在家庭內部拍攝一小時的錄像,記錄孩子與家長互動的過程,每個家庭至少跟蹤2年半的時間。
此項調查研究,共收集了長達1318小時的錄像,研究團隊經過6年時間的整理。
結果發(fā)現:兒童每天使用詞匯的86%-98%都與父母是一致的,低經濟層與高經濟層家庭之間的孩子,在詞匯使用量上,竟然差距了3000萬詞匯!
兒童詞匯發(fā)展的差異,其實就是父母詞匯差異的真實體現,3000萬詞匯的差異,從本質上就決定了不同階層孩子間的認知差距,以及未來的社會經濟地位!
所以,想要孩子大腦更聰明,未來更有出息,父母必須從小多跟孩子說話,讓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詞匯。
不過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千萬不要試圖用電子產品代替自己與孩子交流,因為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是互相的,具有特殊語調的,比如,音調較高,元音拖得比較長,語速較慢……
這種夸張的說話方式,有助于孩子辨識不同的單詞,幫助他們對不同的發(fā)音進行歸類,而且較高的音調也能夠方便孩子模擬話語的特征。
這些是平板電腦、故事機等電子產品做不到的。
●開放性活動
不少人覺得死記硬背能夠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而科學家的研究卻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情緒調節(jié)和沖動控制與智力水平更加相關。
蘇聯(lián)心理學家列夫·維果茨基曾對小孩子的“過家家游戲”進行過深入的研究。
結果發(fā)現,過家家是能夠體驗的限制性最強的活動,且經常玩過家家的孩子更善于控制沖動。
比如,小明要扮演廚師,那么他就必須遵守廚師的規(guī)矩,按照其他小朋友對廚師的期許行事。如果孩子們想在游戲中交朋友,他們也要守規(guī)矩,并且還可能會討價還價,直到商量出大家都同意的行為準則,并制定出執(zhí)行規(guī)則的辦法。
維果茨基認為,自控能力就是這樣一步步培養(yǎng)起來的。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若想孩子變得聰明,未來學習好,有出息,就要從小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開放性的活動。
比如,過家家游戲,搭建積木、角色扮演、創(chuàng)意繪畫等開放性的活動,因為這些活動都能讓孩子在自由探索與互動中,逐步培養(yǎng)情緒調節(jié)和沖動控制的能力。
●表揚努力
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或者在某一方面有了進步時,很多家長習慣于用“你真聰明,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等類似的話表揚孩子。
卻不知,類似這樣的鼓勵,對孩子的成長,尤其是智力發(fā)展是不利的。
因為將孩子的成功或者進步,歸功于某種固定特質(比如聰明)的做法,時間久了會導致孩子形成一種“訴諸固定思維定勢”。
而這種思維定式,可能會引發(fā)三種不良后果:
第一,將錯誤視為失敗,放棄在某些領域的努力。
第二,害怕挑戰(zhàn)和失敗,過分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是否聰明,而非真正學到多少有用的知識,
第三,變得不愿意承認錯誤,選擇逃避或掩蓋錯誤,同時也可能因此缺乏勤奮努力的動力。
當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我們不應該說“你真聰明,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而應該說“你學習很努力,我們?yōu)槟愀械津湴粒?rdquo;
因為這樣,我們表揚的對象就從相對固定的天賦變成了可控的勤奮努力程度。這類做法屬于“成長思維定勢”類型的表揚。
約翰•梅迪納經過30多年的研究發(fā)現:與經常接受“固定思維定勢”表揚的孩子相比,經常接受“成長思維定勢”表揚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很多,他們長大后也更加成功。
因此,想讓孩子孩子更聰明,未來更成功有出息,父母就要改掉夸孩子聰明的習慣,多表揚孩子的努力,尤其是在孩子面對挑戰(zhàn)、克服困難、取得進步的時候。
因為這樣的表揚能夠讓孩子明白,成功來自于不斷的努力和堅持,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這樣,他們會更愿意嘗試新事物,更勇敢地面對失敗,從而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有出息。
【寫在最后】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天資聰穎,學習不費勁,工作不辛苦,就可以過上成功快樂幸福的生活。
然而,在追求這個結果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因為缺乏家庭教育、腦科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走上了錯誤的養(yǎng)育道路,甚至南轅北轍,瞎耽誤工夫。
所以,在此,希望各位父母,平時在養(yǎng)育孩子的同時,多學習一些家庭教育、腦科學、心理學等相關的知識,提升下自己,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導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