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yè)的問題,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孩子天生愛玩,自覺性差,所以需要家長監(jiān)督才能較好地完成作業(yè)。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寫作業(yè)是孩子的事,家長長期陪孩子寫作業(yè),會讓孩子產(chǎn)生依賴心理,不利于孩子自律性的培養(yǎng)。
兩種觀點看似都有一定的道理。到底哪種做法最好呢?在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下我看到過的,認為最好的答案。
一、父母陪孩子寫作業(yè),需分階段進行
其實,沒有天生就會學習的在孩子,好的學習習慣都是需要培養(yǎng)的。所以,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yè)方面,應該分階段進行。
好友小陳的女兒剛上小學時,小陳認為想讓孩子明白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所以,她一開始從不去過問孩子的作業(yè)。
不久,她接到了班主任的電話。班主任跟小陳說孩子作業(yè)完成狀況很差,讓小陳要關注下。小陳跟班主任說她認為放手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結果,班主任跟小陳說道:“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一開始都可以放手。很少有天生自覺的孩子。剛開始都是需要家長的引導,孩子才會逐漸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剛開始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時,對如何做作業(yè)還沒有概念。這時,就需要家長的陪伴,引導他該如何做,幫助他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到了小學三年級左右,家長就可以逐步放手,讓孩子試著自己來管理自己的學習。嘗試著讓孩子自己完成作業(yè),家長過后再進行檢查。
到了小學四年級,除了一些背誦或者聽寫的作業(yè),需要家長配合外,其它的作業(yè)均可以讓孩子獨立完成了。
我們養(yǎng)育孩子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擁有足夠的能力離開我們。比如,孩子剛開始學走路時,需要家長扶著走,再逐漸地放手,最終讓孩子學會獨立行走。寫作業(yè)也是一樣,剛開始孩子不會時,父母需要告訴他應該如何來做,再逐漸地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
二、用積極的心態(tài)陪伴孩子寫作業(yè)
不少父母在陪伴孩子寫作業(yè)時,看到孩子磨磨蹭蹭,或是一道題已經(jīng)講了好幾遍了,但孩子依然不會做,這時父母往往會火冒三丈,忍不住朝孩子發(fā)脾氣。見到父母一生氣,孩子往往會因委屈、無助大哭起來。最后的結果往往與我們陪伴寫作業(yè)的初衷背道而馳。
俗話說態(tài)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后果。父母如何做到快樂地陪伴孩子寫作業(yè)呢?這就需要父母先改調整心態(tài)。陪伴孩子寫作業(yè),也是父母對孩子愛的表達方式,當我們態(tài)度溫和地陪伴時,孩子是非常歡迎的。
從生理結構來講,孩子的大腦還在發(fā)育,所以父母不要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聽不懂、講過了馬上又忘了,對于這階段的孩子是很正常的。我們應該坦然面對孩子的錯誤,允許孩子失敗。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錯誤。
當我們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尊重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接納孩子的不足,引導孩子找到學習的方法,孩子才會漸漸地愛上學習,逐步地走向獨立。
請父母們相信,春風不會薄待每一個人,只要是花苞,盡早會開放!
三、6個步驟幫助你陪伴孩子高效完成作業(yè)
有了好的陪伴孩子寫作業(yè)的心態(tài)后,接著,我再來和大家分享下,幫助你陪伴孩子高效完成作業(yè)的6個步驟。
1.復習
復習可以不僅幫助孩子加強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提高,還有助于孩子快速完成作業(yè)。所以,在做作業(yè)之前,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先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先進行復習。
2.預估
在做作業(yè)之前,可以讓孩子先預估完成每門功課所需的時間。這時,我們不要予以評判,讓孩子根據(jù)自己預估的時間進行。當時間到了的時候,父母及時提醒。如果沒有按時完成,那么,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尋找原因。如果是因為拖拉,允許孩子增加一定的緩沖時間,繼續(xù)完成。此外,父母還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定獎勵,以激勵孩子盡早完成。
3.檢查
待孩子完成一門功課的作業(yè)后,父母可以給他5-10分鐘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檢查糾錯。如果孩子確定自己完成無誤時,父母再幫孩子仔細檢查一遍。
4.總結
在檢查完孩子所有的作業(yè)后,如果孩子完成得不錯,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如果有出現(xiàn)錯誤,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進行錯分析。如果是因為粗心而出現(xiàn)的錯誤,可以給孩子設定一些懲罰措施。比如,減少玩游戲的時間,或者要求孩子做些體育活動等。這樣做,可以讓孩子牢記檢查的重要性。
5.預習
預習可以讓孩子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讓孩子針對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孩子帶著問題去上課,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知識要點。
6.建構學習動力
做完作業(yè)后,父母可以與孩子設定一個結束今天作業(yè)的儀式。比如和孩子擁抱一下;或擊掌慶賀等等。這些方式,可以讓做作業(yè)變得有儀式感,為孩子一天的學習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些儀式感,有利于幫孩子建構學習的動力。
寫在最后
父母的幫助和參與,都是為了終有一日能放手讓孩子獨自面對和解決。我們陪孩子寫作業(yè)的最終目標,也是要讓孩子最終學會獨立完成作業(yè)。這就需要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yè)方面,分階段進行。在孩子處于低年級時,父母要用科學的方法,給予孩子指導。當孩子逐漸養(yǎng)成學習習慣后,父母就可以逐步放手,實現(xiàn)從陪到不陪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