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孩子融入社會生活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我們人類特有的交流工具,孩子第一次啼哭,第一次發(fā)出音節(jié),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都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和激動,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水平決定了孩子的社交和思維發(fā)展。
但總有孩子說話晚,有的寶寶到了一歲多的時候還不會說話,父母和老人就會特別著急,是不是孩子的語言發(fā)育有什么問題呢?其實大多數(shù)寶寶說話吧,跟智力都沒有什么關系,而是跟家人的習慣有關系,說話晚的孩子,父母通常在這兩件事上做的有點多余了。
一位媽媽陪著孩子去看醫(yī)生,她家的孩子都一歲半了,還不開口說話,媽媽懷疑是發(fā)育出現(xiàn)了問題,醫(yī)生先安撫了媽媽的情緒,詢問了孩子吃飯睡覺大便的問題,又查看了孩子的反應能力,媽媽說,孩子平時就說幾個詞,爸爸,媽媽,抱抱,要或者不要,除了這些什么都不說了。
大夫又問孩子平時吃東西怎么樣呢,比如吃一些比較硬的食物,咬得動嗎?媽媽想了想說吃東西還行,餅干,蘋果都自己啃,嚼得挺好的,大夫又問平時和比他大的朋友玩兒嗎?媽媽說基本上不玩,他不會說話,人家大點的孩子也不愿意跟他玩。
大夫最后詢問,那孩子平時是誰帶呢,媽媽回答基本上都是奶奶帶,爸爸和媽媽都要上班,沒辦法帶他,大夫說那平時孩子想要什么東西的時候,會說話要還是老人就主動給他拿呢?媽媽想了想說基本上不用他說話,老人就把他需要的東西都放在跟前了,有的時候他手指一下,奶奶立馬就能知道他要什么。
大夫點點頭說你的孩子沒什么問題,回家跟老人說,不要做他的高級翻譯,他想干什么一定要讓他說出來,不要總是在他說之前就把事情做到了。
聽了大夫的建議,父母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家長太過善解人意,孩子就不愿意說話,大夫提到,孩子覺得不需要說話就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時間長了他就不愿意去說話,這會導致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受到影響,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在家里就要學會明知故問。
明明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但就是不去做,要讓他自己說出來,鼓勵他多說話,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能力就會更好。我們平時也要多跟孩子交流讓他多跟大一點的孩子去玩兒,這樣他的詞匯量就會越來越多,表達能力也會越來越好。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在平時不愿意跟現(xiàn)實中的事物進行交流,他過分地依賴電視,手機或者是早教機,孩子過度地沉溺于此,就會變得不愛說話,時間長了就會影響他的社交能力。
很多老人或者媽媽在干活的時候,孩子總是哭鬧,于是他們就把一部手機丟給孩子,想讓孩子安靜一會,但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手機上癮了,手機里什么都有,他想看的動畫片和游戲太多了,不僅畫面豐富,還有好聽的音樂和節(jié)奏,在這樣的世界里,孩子不需要交流,但手機是冰冷的,只能給孩子提供短暫的大腦興奮,占用他說話的時間,無形中讓孩子處于一種無聲的環(huán)境中。
所以孩子說話晚,大多并不是智力發(fā)育的問題,而是父母在這兩件事上做的有點多余了,其實孩子滿三個月后,便進入了新的語言發(fā)展階段,咿呀學語期,第一個階段的孩子會說出一些像是語言的東西,只是一些音節(jié),比如baba,mama等,寶寶的聽力在四個月左右就能分辨出大人是憤怒還是友好,從九月開始,他能夠真正理解成人的語言,我們可以吩咐他去做一些相應的事情。
到了一周歲左右,孩子就能理解出幾十個詞語,它能夠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和句子,還能夠模仿大人的樣子和別人談話,到了寶寶一周半左右,它就像一臺電腦,不停地從外界吸收新的信息,并儲存起來,此時父母可以和孩子進行頻繁地對話,他的舊詞匯會不斷地熟悉,新詞匯會不斷地儲存。
很多孩子到了兩歲以后,詞匯和語言方面進步顯著,他能夠和大人順暢交流,也能傾聽別人說話并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每個寶寶的語言發(fā)育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寶寶到了兩歲多還是不會說話,父母就要引起注意,雖然古話說貴人語遲,但還是建議父母帶著孩子去檢查一下,如果排除了外界的因素,寶寶很有可能是語言發(fā)育存在障礙,需要對癥下藥。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中,并不是吃飽喝足就夠了,孩子也不要與少言寡語的老人生活在一起,應該跟年輕富有活力的父母在一起交流,父母的嘮叨,不但會給他安全感,還會讓他的表達能力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