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wǎng)
當(dāng)前位置: 主頁 > 學(xué)齡前 > 營養(yǎng)飲食 >

從小吃零食和不吃零食的孩子,長大后有何不同?3點差距不容忽視

出處:@禾禾媽愛學(xué)習(xí)日期:2024-08-23 03:36:21編輯:網(wǎng)絡(luò)收集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零食往往被視為不健康、缺乏營養(yǎng)的代名詞,尤其是對于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更傾向于限制甚至是禁止孩子們吃零食。

閨蜜倩倩就是一個非常注重健康飲食的人,她認為零食是不健康、不營養(yǎng)的食物,因此她在女兒豆包3歲前,從不允許她吃零食,即使是3歲后允許吃一些,但也限制的非常嚴格。

有一次,我?guī)Ф拱畠阂黄鹑ヅ郎?,快到山頂?shù)臅r候女兒特別餓,但我包里帶的零食已經(jīng)吃完了。于是我就跟豆包說:”能否借給妹妹個零食吃,等下山的時候,我買了再還給你。“

本以為輕而易舉的事,沒想到豆包,像沒聽見我的話一樣,反而加快速度往前走。當(dāng)時我還以為她真沒聽見我的話,于是拍了她下,再次重復(fù)我的話,沒想到她還是跟剛才一樣,加速往前走,有些莫名其妙的我,只得作罷。

直到到家后,我把這事告訴了閨蜜,我才知道當(dāng)時豆包不是沒聽見我的話,而是不舍得將自己的零食分享給女兒,但又不知道怎么拒絕我,所以才裝作沒聽見。

此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吃零食這件事也和很多”以愛之名“的管教一樣,不能過度,不然的話,也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

01/從小“吃零食”和“不吃零食”的孩子,長大后有什么不同?

不知道各位是否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大學(xué)城附近的零食店特別多,也特別的火。

據(jù)2021年我國大學(xué)生群體購買零食原因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超過70%的大學(xué)生沉迷零食的原因,竟然是他們從小被父母嚴格限制零食。

一、心理健康差異

心理學(xué)上有個名詞叫“補償心理”,意思就是指兒童時期的心理沒有的得到滿足,長大自己有了能力后,就開始瘋狂的補償自己。

就像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趙德漢一樣,因為小時候日子過的太窮太苦,窮怕了,心中對錢有了”執(zhí)念“。所以,一旦自己有了圈錢的能力,就不計后果的貪污,盡管一分錢也不敢花。

脫離父母管控的孩子,把零食看作自由的象征,通過購買零食來彌補童年時期被父母限制的遺憾,這種新獲得的自由讓他們感到興奮和滿足,因此他們極容易對零食產(chǎn)生一種”執(zhí)念“,沉迷零食的購買和食用,陷入”報復(fù)式消費“的情緒中。

相反,那些從小被允許吃零食的孩子,則因為從小得到了滿足,獲得了自信,則會有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長大后也會以一種平常心的心態(tài)看待零食。

二、家庭氛圍、親子關(guān)系差異

埃里克·霍弗在其著作《狂熱追求》寫道:“過度管教的孩子,往往會變得叛逆和自我。”卡爾··榮格也曾在《兒童心理學(xué)》寫道“只有自由的孩子才能成長為獨立的人。父母應(yīng)該給予孩子自由,而不是控制他們。

過度的限制孩子吃零食,會讓孩子感到某些權(quán)利和自由被剝奪,從而可能導(dǎo)致孩子感到不滿、憤怒,甚至叛逆,從而對父母的管教產(chǎn)生抵觸情緒。夫妻之間也可能會因為孩子的零食問題,而產(chǎn)生矛盾和爭吵,這一切都會導(dǎo)致家庭氛圍緊張,破壞親子關(guān)系。

三、社交差異

羅伯特·科恩在其著作《兒童營養(yǎng)學(xué)》中說,對于孩子來說,吃零食是一種社交行為。

年幼的孩子喜歡口感豐富、美味可口的零食,同時這些零食也成為了他們與朋友分享、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媒介,他們通過互相分享零食,以及討論與零食有關(guān)的話題,拉近彼此的距離,加深彼此的友誼。

不被允許或者被過分限制吃零食的孩子,則很有可能會在與其他孩子交往時,因為沒有零食分享,或者不舍得分享自己極少的零食,而感到尷尬或被排斥,從而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

比如,文章一開頭我提到的閨蜜的女兒豆包,就因為那次爬山,她寧肯女兒餓著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零食,導(dǎo)致女兒好幾天沒理她。

02/如何科學(xué)的安排孩子的零食?

營養(yǎng)學(xué)家艾米·卡羅爾在《兒童營養(yǎng)與飲食習(xí)慣》中說:“我們應(yīng)該教育孩子們,選擇營養(yǎng)均衡的零食。

零食是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吃零食,不應(yīng)該嚴令禁止,而是適可而止。作為父母,我們應(yīng)該盡量平衡對孩子的飲食管理,允許他們適度品嘗一些健康的零食,并教育他們?nèi)绾巫龀稣_的飲食選擇。

科學(xué)安排孩子的零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健康豐富的零食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指出,要優(yōu)先選擇水果、奶類和堅果給孩子吃,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的零食。

零食并非都不健康和沒有營養(yǎng)價值,一些富含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蛋白質(zhì)的零食,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素,而且有益于孩子身體健康和生長發(fā)育,比如堅果、水果、酸奶等,父母可給孩子優(yōu)先選擇此類零食。

此外,在給孩子挑選零食時,也要注意食品安全,盡量選擇一些大品牌、成分較為健康的零食,比如以粗糧為原料的面包,蘇打餅干、各種堅果、以及促進鈣吸收的奶酪棒等。

盡量少選擇高熱量、高鹽、高糖、添加劑較多的零食,比如碳酸飲料、巧克力、罐頭、奶茶、蜜餞等零食。

2. 控制零食攝入量

專門研究兒童的營養(yǎng)需求和飲食習(xí)慣的營養(yǎng)學(xué)專家瑪西·西莫夫在《健康飲食:為青少年制定健康的飲食習(xí)慣》寫道:“我們應(yīng)該教育孩子們,零食可以是他們飲食的一部分,但不應(yīng)該取代正餐。”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安排零食時,不宜完全制止,更不宜過分放縱。應(yīng)在保證孩子正常飲食的前提下,安排一些低熱量、低糖、低脂肪的較健康的零食。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兒童每天零食的攝入量應(yīng)控制在總能量的20%以下。

3.控制吃零食的時間段

營養(yǎng)學(xué)家艾米·卡羅爾說:“為了保持健康,孩子們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吃零食,例如在早餐、午餐和晚餐之間。”

在三餐附近或睡覺前吃零食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和睡眠。

所以,家長給孩子安排零食的時間,宜選擇在早晨9點到10點之間,以及午睡后的2點到3點之間。因為這兩個時間段,距離午餐、晚餐還有2-3個小時,不會影響孩子正餐的攝入量。

【最后寫給家長的話】

零食是孩子童年時期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父母過度禁止不僅會影響家庭氛圍,破壞親子關(guān)系,還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的發(fā)展。

零食是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吃零食,不應(yīng)該嚴令禁止,而是適可而止!科學(xué)、合理的零食安排,不僅可以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還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jù)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