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孩子上幼兒園時的故事,現(xiàn)在想想已經(jīng)過去有將近15年了。那時我在日本留學,兒子進入了東京都練馬區(qū)的向山幼兒園,有了在那里的一段生活印記。兩年多的時間,幼兒園里的故事,至今和已經(jīng)18歲成人的兒子共同回憶起來,依然是快樂充盈,笑聲連連。而我呢,從其中感觸和感悟到的,也已不僅僅是快樂的簡單。
剛到日本的時候,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兒子的入托。首先是找幼兒園,其次是如何讓他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語言不通,沒有熟悉的伙伴,出國前在北京上幼兒園每次周一送去都要哭鬧的兒子,再鬧騰可怎么辦?
沒想到卻是出奇的順利。提交的公立幼兒園入園申請,很快就有了消息,因為爸爸上班,媽媽上學,家中別無大人的簡單而充足的理由,在諸多排隊的候選家庭中我們首先得到了批準。公立幼兒園可以延遲到下午6點鐘接孩子,這樣總算勉強保證我可以下午5點離開位于市中心的學校奔回住處附近的幼兒園接走小家伙。
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兒子就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為上幼兒園的事情有過半點鬧騰。入園的第二天,他已經(jīng)開始一進園門就大聲和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用日語問候“早--上--好--!”園內(nèi)的一切好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興奮的樣子快樂的樣子,經(jīng)歷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故事。
每天早上前往幼兒園時,兒子都是積極地準備好自己的小包,而每次去幼兒園接他的時候,卻是還沒有收拾好。有一次接他的時候,他正和小伙伴在做水沙丸子,見我來了,便端著做成的丸子笑呵呵地說媽媽給你的。我這才注意到幼兒園小操場一角有一處小小沙場,孩子們可以光著腳丫子在里面挖坑堆城堡做各種家家游戲,還可以用小推車裝沙卸沙分配調(diào)度。
這不,幾個小朋友正在工作呢!后來也看見有文章說玩沙子對孩子們的心智發(fā)育很有益處,日本的幼兒園和游戲場基本上都有一個沙場,可能有它這方面的道理。還有一次兒子嚷嚷要吃青椒了,直到后來到幼兒園參加他們的演出,才知道老師編排了各種蔬菜的節(jié)目,夸獎蔬菜的功效,鼓勵孩子們多吃蔬菜。兒子演出其中的青椒故事。于是演出了節(jié)目,也喜歡上了青椒。
用沙子做成丸子送給媽媽(左一) 用表演講述青椒的故事(右二)
1996年的圣誕節(jié),是兒子在日本度過的第一個圣誕節(jié)日。記得節(jié)日前的周末,兒子回家后小臉正色,說媽媽你不管有多忙,一定要給我做一個大圣誕襪,我要拿到幼兒園去裝圣誕爺爺?shù)亩Y物!看著兒子嚴肅認真的模樣,我哈哈的樂了。做圣誕襪?
對我來說也是新鮮事,不會針線的我,忙乎了幾個晚上,現(xiàn)買布、畫圖、裁剪、縫制,勉強交了差。圣誕節(jié)那天,兒子果真拿回家一襪子禮物!還興奮地描述著:中午吃西餐了,圣誕爺爺也來了,送來了各種各樣的禮物,我選了這些喜歡的回來,還給你也選了一個,這有我們的照片,你看……可不是,雖然我費勁制作的襪子最樸素最簡單,但絲毫沒有影響兒子昂著小臉期待圣誕節(jié)日的快樂心情。
自制的圣誕襪掛在墻上等待禮物(前排右一) 體驗舂團米
還有1997年夏初的運動會,至今都有清晰的記憶。運動會的準備工作也是早早就開始了。首先是運動服的制作。記得是用白色的套頭衫,在老師指導下孩子自己動手染成大致相同的色彩,用作自己班級的運動服裝。雖然是幼兒園級別的運動會,但是組織工作一點也不含糊,總部、救護、飲水、廣播,現(xiàn)場擺放的臺子一個也不少,儼然一場正式比賽。